冷得很痛:6种寒冷天气受伤以及如何处理
极寒之痛:六种寒冷天气伤害及应对方法
雪灾过去才刚一周多,美国东海岸就遭受了重创,尤其是东北部。
先是遭遇了“炸弹气旋”暴风雪,接着又是“极地涡旋”带来的刺骨寒冷,气温一直在个位数徘徊,风寒效应让体感温度连续数天远低于零度,正是寒冷天气伤害的高发时期。
此外,波士顿市中心及周边城镇还遭受了半结冰的海浪洪水侵袭,大量财产受损,还有人员被困车内。
幸运的是,洪水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冬季有其特殊的常见伤害类型。
以下是一些预防寒冷相关伤害的提示,以及如何识别、预防和治疗严重的寒冷相关伤害的知识。
一、寒冷天气伤害类型
把暴露在寒冷中类比为暴露在阳光下,人体承受能力有限,最终皮肤会像被晒伤(类似冻伤)一样起水疱。
每年气温下降时,急诊室都会接诊多种常见伤害,包括:
1. 冻疮:脚趾、脚、耳垂等部位的毛细血管损伤。
通常在受冻组织复温后,甚至数小时后才会出现症状。
幸运的是,冻疮一般在家中无需进一步干预,大约两周或更短时间内就能自愈。
不要弄破水疱,水疱就像无菌绷带,只要完整就不易感染。
要留意任何开放的性水疱和可能感染的疮口,如果发现红肿、肿胀或疼痛等感染迹象,就该去看医生了。
在脱离电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抗菌特性的草药,我个人偏好将等量的俄勒冈葡萄根粉、紫锥菊粉、蓍草粉和药蜀葵粉混合蜂蜜制成药膏,涂抹在伤口上,用纱布包扎,每天换3 - 4次。
-
战壕足:如其名,主要影响脚部。
症状与冻疮有相似之处,但战壕足仅限于脚部,而冻疮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并且战壕足可能更严重,会发展成坏疽。
症状包括脚部变色(发红、斑驳、苍白,进而变为蓝/黑色)、瘙痒、麻木、肿胀和水疱,有时水疱会导致开放性疮口,进而引发感染。
正常情况下应就医,但如果处于真正的末日场景且没有更高级的医疗资源,就需要自己处理。
要尽快让受影响的脚清洁、干燥和温暖,复温可用104 - 106°F的温水,注意水温不能过高,因为皮肤感觉迟钝,伤者可能无法感知水温是否过热;从水中取出脚时要彻底擦干并保持温暖,用透气纱布包裹双脚以便脚汗蒸发,抬高脚部以减轻肿胀,涂抹含有姜和辣椒等暖身草药制成的药膏来促进血液循环,要留意血液循环增加可能带来的疼痛,还要经常检查是否有坏疽迹象。 -
非冻结性伤害:除了上述提到的冻疮和战壕足,这两种伤害都发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影响四肢,因为水分会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在60°F的天气下也可能出现。
二、冻结性伤害
组织从外部开始冻结,并向更深层的组织蔓延,分为两个阶段:冻伤和冻僵。
- 冻伤与冻僵的区别
-
在冻伤初期(冻伤),外层组织冻结,而下面柔软未冻结的组织仍可活动。
-
冻僵则是组织完全冻结。
症状与冻疮和战壕足有些类似,冻伤时皮肤可能先变红变斑驳,然后变得苍白或呈灰色且有蜡状外观,还会麻木;如果组织完全冻结,皮肤在解冻后2 - 4天可能会起水疱甚至变黑。
冻伤或冻僵的部位会行动不灵活。
冻伤通常不需要特殊医疗护理,处理方法与战壕足类似;但冻僵很严重,需要医疗救治。
如果得不到救助,要遵循战壕足的处理方法,不要摩擦冻结部位来取暖,否则可能造成肢体脱落;如果组织有可能再次冻结,不要解冻,否则损伤会更严重;还要留意低体温症和坏疽的迹象,可以考虑添加除辣椒之外的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比如由辣椒、山楂、槲寄生和姜制成的酊剂。
三、低体温症
与冻疮、战壕足和冻伤关注四肢不同,低体温症关乎身体核心部位。
低体温症是指体温下降到95°F(正常体温仅低3.6度)。
这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可能导致休克、心脏骤停和昏迷,而且发病很快。
复杂的是,低体温症患者往往因为症状逐渐出现而无法察觉自己的危险状况,儿童和户外爱好者可能会过于沉浸于活动而忽略自身的不适。
四、低体温症的迹象
包括颤抖(身体保暖的尝试)、协调性差、言语不清、呼吸、心率和血压降低、认知能力受损、反常脱衣(在低体温状态下却脱衣服)、嗜睡、临终前钻进狭小空间等。
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老年人、儿童、患有影响体温调节能力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脊柱损伤、烧伤、帕金森病等)的人、精神病患者(如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经常吸烟和饮酒的人。
如果有医疗资源,不要冒险对待低体温症,应尽快送往医院。
如果医疗系统崩溃或者因灾难导致医院超负荷运转且没有其他高级护理形式时,要注意:将自己或他人带到室内远离寒冷;不要大力揉搓患者,以免引发心脏骤停;脱掉湿衣服,用毯子包裹身体;使用干燥的辐射热,比如坐在火炉旁;不要直接使用热源,以免引发心脏骤停;用毛巾包裹热水瓶放在背部、胸部和大腿根部(要先温暖核心部位,之后再关注四肢);如果没有室内避难所且身处户外,不要让患者躺在冰冷的地面上,要先铺上一两条毯子;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并且你有相关培训,就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清醒,鼓励其饮用温热的液体,温水即可,不过草药茶或鸡汤可能更有助于促进饮水。
五、心脏病发作
寒冷天气伤害不仅涉及皮肤表面,还与心血管有关。
每年冬天都有人因铲雪而死于心脏病发作。
正如低体温症一样,寒冷天气会影响血液流动,寒冷会使血液变稠并且导致血管收缩,这两种情况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尤其是在运动时,对于本身就有心脏病发作风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心脏病发作永远是医疗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购买合适的冬季装备,确保保暖又不会出汗,但如果要铲雪则难以避免出汗。
例如我花了200元给我丈夫买了一套Carhartt的保温背带裤和工作服外套,在里面他穿着羊毛毛衣、羊毛帽子、羊毛手套内胆和羊毛袜子,因为羊毛即使湿了也能保暖,他还有一件排汗内衣。
-
使用小铲子少铲一些或者使用吹雪机。
-
注意补充水分,冷天可能感觉不到口渴,但脱水会使血液变稠,不要带着热咖啡外出,因为咖啡有利尿作用会导致脱水。
-
频繁休息,虽然想尽快完成工作回到室内,但不要过度劳累。
-
全年保持健康,这样铲雪时会轻松一些。
-
如果有高血压,现在就要控制好。
一月才过了一半,还有很多冬天要度过,预防胜于治疗,请大家注意保暖和干燥,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度过这个冬天以及每一个冬天。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cold-weather-injuries/
原文: https://s5.tttl.online/blog/173627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