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漂白剂、洗手液还是天然清洁产品?何时使用什么

标题:漂白剂、洗手液还是天然清洁剂?何时使用何种清洁用品

保持清洁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部分。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消毒剂和清洁产品可供储备。
这份指南将介绍最常见的消毒剂,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说明如何以及何时使用每种物品。

当无法保证获得医疗救治时(例如在灾难期间或之后),保持清洁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如何从表面和织物上去除病原体。

一、清洁并非可有可无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家庭清洁习惯对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接触某些细菌对我们有益,甚至对健康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有害微生物会让我们非常生病。
其中一些微生物在体外能存活很长时间。

例如: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经常通过未洗净的手和床单传播。

  • 沙门氏菌能在表面存活长达四周。

  • 大肠杆菌(E. coli)被证明能在大多数金属表面存活一个月。

  • 我们一直知道流感是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的,但现在已被证明仅仅通过呼吸就能传播。
    流感病毒能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在硬表面存活48小时。

  • 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根据类型不同,可从4天到数月不等。

  • 最可怕的病毒之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不会在人体外生存或繁殖。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含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血滴在体外可存活数周,尽管从未有过因接触血液溢出而感染的病例。
    在抽取艾滋病患者血液到注射器后又冲洗出来的情况下,HIV在注射器中可存活长达四周。
    一项针对装有少量艾滋病患者血液并储存了不同时间的800多个注射器的研究发现,当血液量少于2微升时,11天后能从10%的注射器中分离出HIV;当血液量为20微升时,这个比例为53%。
    较低的储存温度(低于4°C)与HIV较长的存活时间有关;在较高温度(27 - 37°C)下,超过七天就检测不到存活的HIV了。
    (来源)

我们需要防止那些会让我们生病的微生物存在。
选择正确的消毒剂并正确使用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疾病预防总是很重要的,如果处于医疗救助无法获得的危机情况,这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二、清洁与消毒的区别
清洁和消毒不是一回事。
清洁是去除杂物和微生物。
消毒是杀死微生物。
肥皂和抗菌产品(如抗菌洗手液)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各种清洁和消毒用品
1. 漂白剂
- 漂白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和抗菌剂。
它便宜、高效,几乎能杀死所有东西。
漂白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来消灭微生物。

  • 小知识:漂白剂在稀释状态下杀灭细菌更有效。
    使用漂白剂时,需要将其稀释到水中,通常使用10%的漂白剂稀释液。
    根据微生物的类型,可能需要更高浓度的漂白剂溶液。
    如果是真菌,需要1杯漂白剂加1加仑水,还要确保使用刷子擦拭。

  • 漂白剂也有一些缺点。
    液态漂白剂的保质期较短,在3到6个月后就会分解,之后就不能保证它能像预期那样杀死细菌了。
    不过,可以将泳池消毒剂长期储存,并用它自制液态漂白剂。

  • 漂白剂还与呼吸问题和出生缺陷有关,但这种风险不是来自单次暴露,而是长时间频繁接触才会有的,这在医院环境中经常使用漂白剂清洁的情况下可能会看到。
    同时,漂白剂对杀死有害微生物(包括肝炎和HIV)非常有效。
    对于甲型、乙型、丙型肝炎,使用1:9的稀释液,让物体浸泡(或浸泡物体)10分钟;对于HIV,仅需1:100的稀释液就能有效杀死物体表面的HIV。
    但要注意,漂白剂不能对注射器消毒,注射器最好一次性使用后丢弃。

  • 氨水

  • 这里要快速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将氨水和漂白剂一起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氨水是一种毒性较低的物质,但它没有得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注册。

  • 氨水能杀死一些病原体,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有效,但对葡萄球菌效果不佳。
    氨水还可能致人死亡,要避免吸入其气味。

  • 过氧化氢

  • 过氧化氢对家庭和医院中发现的细菌有很好的消毒作用。
    必须将其稀释成3%的水溶液,否则可能有毒。
    过氧化氢对含有过氧化氢酶的有氧细菌(如链球菌)有效,对其他类型的细菌能抑制其生长。

  • 过氧化氢可用于伤口护理、口腔护理、洗衣和表面消毒。

  • 酒精

  • 酒精作为消毒剂是有效的,因为它能杀死大多数细菌、病毒和真菌。
    但有三个注意事项:

    • 酒精不能杀死细菌芽孢。

    •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 酒精只有在与微生物持续接触时才有效。
      酒精不能立即杀死微生物,需要时间。
      如果要消毒医疗设备,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浸泡在酒精中20分钟。

  • 适合消毒用途的酒精应该是异丙醇或其他无色酒精,如伏特加或绝对伏特加。
    不要使用深色烈酒,如威士忌,这只会引起感染。
    这在擦拭砧板、台面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时会带来一个问题,因为酒精在彻底消毒之前就蒸发了,会让有害病原体存活下来,从而使你和家人患病。

  • 醋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但它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清洁剂,尤其是与小苏打搭配使用时。
    在清洁过程中,醋有助于去除微生物。
    例如,在使用醋清洁浴室水槽时,任何细菌都会在清洁过程中被冲掉并流入下水道。

  • 草药洗剂

  • 有一些很棒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草药和精油。
    如果想要一种真正的天然消毒剂,这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草药和精油与酒精类似,是通过与微生物长时间接触来杀灭它们的。

  • 如果选择制作草药洗剂作为消毒喷雾,需要让它在表面自然干燥而不擦拭,并且可能需要多次喷洒,以便要杀死的微生物能充分接触草药喷雾足够长的时间。
    一般来说,我以30分钟为基准。
    更好的方法是将物体浸泡在草药溶液中。

  • 制作草药洗剂可以将草药浸泡在水中或者制作草药醋。
    要将洗剂制成茶,将1杯草药浸泡在1夸脱热水中约一小时,然后过滤掉植物材料,保留液体。
    如果制成茶,它只能保存一两天,并且需要放在冰箱里。
    如果想让它保存更久,需要添加异丙醇或绝对伏特加,使其酒精含量达到20%(ABV)。
    如果制成草药醋,醋本身是可长期保存的。
    草药洗剂可用于伤口、表面和织物的清洁。

  • 制作草药醋时,将选定的草药装满一个玻璃罐,倒入醋至顶部,用刀穿过植物材料以去除气泡,放置6周,每天摇晃一次,然后过滤掉植物材料,保留液体。
    如果愿意,可以向洗剂中添加精油,所需量因油的种类而异,但一般来说,我使用5%或更高的稀释度,即每盎司液体至少30滴。
    所以,一杯草药洗剂至少需要240滴精油。

  • 我喜欢使用的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草药和精油包括:百里香、丁香、肉桂、茶树、杜鹃花、迷迭香、薰衣草。
    虽然这不是一个详尽的列表,但应该可以帮助你开始制作草药洗剂。

四、不同情况使用不同产品
上述每种产品都有其优缺点,因此没有一种产品适用于所有情况。

五、日常清洁
一般来说,家中常见的细菌不需要医院级别的消毒。
通常不需要使用那些有负面健康影响的强力清洁剂,例如漂白剂与出生缺陷有关,但那是由于反复频繁接触才会有的风险。

当然,你可以备些漂白剂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如果家中有人患有肠道感染,用稀释后的漂白剂溶液喷洒厨房和浴室是合理的。
如果家中有人免疫系统受损或患有高度传染性疾病,那么使用漂白剂是很有意义的。

然而,对于日常清洁来说,漂白剂不是必需的。
我用自制的清洁用品清洁自己的厨房和浴室。
我用自制的肥皂制作洗衣皂。
我用草药洗剂清洁地板,用草药醋喷雾清洁镜子、台面、淋浴间和马桶。

我喜欢在喷雾中添加去油成分,如甜橙和柠檬精油,这样在清洁炉灶台面和防溅板时有助于去除油污,也能清洁容易沾上指纹的门把手和门框。
我还喜欢添加茶树和百里香等精油来清洁更有细菌的东西,如马桶座圈、水槽和切菜板。

洗衣服时,我自制卡斯蒂尔肥皂,将其磨碎,与小苏打混合,再加上一杯醋放入洗衣水中。
我更喜欢晾干衣物,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细菌,虽然它不是消毒顽强的微生物的最佳选择,但对于普通家庭的洗衣需求已经足够了。

六、深度清洁和消毒
如果家中有人患有传染性疾病,如MRSA或艰难梭菌感染(C. difficile),那就肯定要使用漂白剂了。
可以用它来消毒所有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和马桶把手。

漂白剂在洗衣方面也特别有用,因为MRSA很容易通过共用床单传播,必须每天更换床单以防止传播和再次感染。
如果家中有特殊医疗需求的人,尽量使用白色床单。

如果我们面临某种致命疾病,例如耐药性结核病或埃博拉病毒之类的疾病,那我肯定会用漂白剂消毒所有东西,我不会冒这个险。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洗手液,尽管很多人坚信它对身体很不好。
它不应该每天使用,但如果处于无法彻底、频繁洗手的情况,如在商店、飞机上或者没有流动水的卫生紧急情况,洗手液可以帮助防止疾病和水传播疾病的传播。
基于酒精的洗手液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有效,因为酒精蒸发得太快,在上述情况下需要反复涂抹。
如果一个区域需要去污,专业人员通常的做法是用漂白剂清洁,然后用气态过氧化氢冲洗该区域。
这不是DIY的选择,但要注意的是,也可以有多层消毒剂和清洁剂的组合。
例如,也许你用漂白剂清洁了一个区域或者一批衣物,另一层可以是用肥皂和热水彻底清洗。
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厚橡胶手套保护双手。

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清洁呢?有没有其他消毒表面的想法或喜爱的产品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preppers-guide-disinfectants/
原文: https://s5.tttl.online/blog/1736293283/
图书推荐